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浙江省商务厅 浙江省公安厅 浙江省应急管理厅 浙江银保监局关于深化散装水泥专用车辆安全共治管理工作的通知

浙江省商务厅 浙江省公安厅 浙江省应急管理厅 浙江银保监局关于深化散装水泥专用车辆安全共治管理工作的通知
浙商务联发〔2018〕108号
税谱®提示:根据《 浙江省商务厅关于公布2021年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 ( 浙商务发〔2022〕10号规定,继续有效。

税谱®提示:根据《 浙江省商务厅关于公布2023年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 (浙商务发〔2023〕79号规定,继续有效。

各市、县(市、区)散装水泥行政主管部门、公安局、安监局,各银保监分局筹备组、直辖监管办,各市、县(市、区)散装水泥办公室(推广中心、服务中心):

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专用车辆(以下简称“专用车辆”,其所属企业简称为“车属企业”)是典型高危车辆,社会影响大、治理难度大。2015年起,我省创新安全共治管理模式,实行政府监管、企业负责、保险支持、安全服务四大机制合作共治散装水泥专用车辆安全。三年来,在车辆数和混凝土砂浆产量连续增长的情况下,安全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17年与2014年相比,车辆出险次数下降37.4%,事故死亡人数下降46.3%,事故受伤人数下降36.4%;专用车辆死亡人数从占全省道路交通死亡人数2.5%下降到1.5%。但是,专用车辆高危属性没有改变,万车死亡人数仍然高出全省道路交通车辆10倍以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专用车辆安全共治管理创新,明确要求完善管理模式,扩大使用范围,将安全共治管理纳入2018年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重点和平安浙江考核范围。为深化专用车辆安全共治管理,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安全目标,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强化安全责任

思想认识是安全共治管理关键。党中央、国务院对安全生产十分重视,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对安全生产、监管体制、防控体系、保障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提出了新标准、新要求。近年来,散装水泥专用车辆安全管理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安全问题仍然突出,死亡率仍居高危车辆行业前列。各有关部门、有关保险和安全服务机构、有关车属企业,要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要求上来。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强化安全责任,落实安全行动,把专用车辆安全共治管理作为一项长期重要工作来抓,并抓出更大成效。

二、健全管理体系强化企业主体责任

企业负责是安全共治管理核心机制。多年来,散装水泥应用行业得到高速发展,行业企业经济效益明显,但与此同时也付出了安全生产代价。企业对专用车辆安全投入明显不足,安全投入与车辆风险错位。因此,有关车属企业要切实履行好安全管理主体责任。一要完善责任体系。落实安全共治管理要求,层层落实安全责任。二要增加安全投入。加强安全设施投入和保险投入,完善专用车辆安全管理服务体系建设,提升保险责任限额,增强企业安全风险保障能力。三要加入安全共治管理平台,及时上报企业基本信息数据,强化安全共治管理基础,接受政府安全监管和平安浙江考核。四要加强专用车辆驾驶员安全培训,强化《安全驾驶五条纪律》管理。

三、深化安全管理合作强化保险支持

保险支持是安全共治管理保障机制。省散装水泥管理机构要认真贯彻省政府关于专用车辆安全共治管理工作指示精神,根据省委平安浙江考核和省政府数字化转型重大项目对专用车辆保险事故数据开发利用要求,委托有关机构或行业协会确定保险合作机构,确保安全共治管理模式在平安浙江建设中发挥作用。保险合作机构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履行安全共治管理工作职责,共创安全管理成果,共享安全管理效益。车属企业应选择管理水平高、服务质量优、积极推动专用车辆安全共治管理的保险机构投保专用车辆保险,确保所有专用车辆纳入安全共治管理和平安浙江考核。安全共治管理成员单位要互相支持,密切配合,不断提高专用车辆安全管理水平,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

四、加强管理创新强化安全服务

安全服务是安全共治管理基础机制。安全服务机构一要积极履行服务职责,协助制定安全规划和年度计划,做好月度安全形势分析,及时发布安全管理报告和安全监管情况通报。二要进一步做好安全共治平台升级和维护工作,不断提高安全共治平台技术水平。三要加强专用车辆物联网监管体系建设,用最新技术提高安全监控水平。四要准确提供安全数据,协助政府部门督促企业安全整改,消除安全隐患。五要加强安全数据开发利用,分析事故规律,制定事故教案,加强案例培训。六要发展电子商务,为企业做好增值服务,帮助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五、加强工作配合强化政府监管

政府监管是安全共治管理领导机制。安全共治管理需要商务、公安、应急管理、银保监等部门相互配合。散装水泥行政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专用车辆安全监管工作,大力支持散装水泥管理机构开展安全共治管理建设和推广。公安交管部门要会同散装水泥管理机构,加强专用车辆联合执法检查,共同做好专用车辆登记、检验合格标志核发、进城通行等管理工作。应急管理部门要积极协调散装水泥行政主管部门加强专用车辆监管。银保监部门要加强对保险机构安全管理工作的支持,提高保险机构社会责任意识。

各部门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要求,认真抓好安全共治管理工作,共同推动专用车辆安全形势全面好转,不断创新管理绩效,为造福社会造福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六、实施日期

本通知自2019年1月1日起实施。



浙江省商务厅                浙江省公安厅

浙江省应急管理厅            浙江银保监局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浙江监管局代章)

2018年12月24日




《浙江省商务厅等四部门关于深化专用车辆互联网安全共治管理工作的通知》起草说明
发布日期:2019-12-31  信息来源:省商务厅

现就《浙江省商务厅等四部门关于深化专用车辆互联网安全共治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起草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起草背景

(一)是深化行业管理工作需要。散装水泥专用车辆车身重、重心高且不稳定、转弯时视角有盲区,驾驶员多为外省人员(90%以上),文化程度低,车辆往返行驶在人口密集的城区,导致事故多发频发,是高危车辆中死亡率最高的车辆之一,严重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省散装水泥办公室在省商务厅领导下,在省公安厅、安监局、保监局支持下,从2011年以来不断探索安全管理办法,从全国首创卫星定位实时监控车辆运行和驾驶员从业强制培训,到创新互联网安全共治管理,实现了安全生产持续改善。全省专用车辆事故死亡人数从2010年以前每年死亡200人左右,下降到2017年58人,下降70.41%,而同期全省车辆交通死亡只下降26.2%,省安委会把此项工作作为浙江的好经验向全国安全生产委员会作了汇报,得到上级的充分肯定。但是,由于各方对交通安全认识程度不一致,管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有些市、县(市、区)管理部门对于抓专用车辆安全管理还有畏难情绪;二是有些生产企业、保险公司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社会责任意识不够,导致互联网安全共治管理在全行业还没有实现全覆盖,管理数据还不完整;三是专用车辆万车死亡率还处在高位,仍有较大的下降空间;四是现有的监控平台需要大范围升级,大数据的开发利用刚刚起步。为此,从今年5月份起在徐高春副厅长的具体指导下,我办多次向省公安厅、省安监局、浙江保监局汇报沟通,他们都认为应该联合发文,统一各部门、有关保险公司、安全服务机构和车属企业思想,更好贯彻好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完善专用车辆互联网安全共治管理要求,把互联网安全共治管理提升为高危车辆安全管理的浙江智慧、浙江经验,意义重大,十分必要。

(二)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对行业监管部门的安全监管职责作出了明确规定: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有关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管行业管安全,管生产经营管安全”是行业管理部门的法定职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要不断推进安全生产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破解安全生产难题,推动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组织动员各方面力量实施社会共治。专用车辆安全共治管理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安全生产的决策部署,是担当尽责,不断创新发展,推动安全生产共治体系建设的重要表现。

(三)是落实省政府工作部署的需要。专用车辆互联网安全共治管理模式是交通安全管理的重大创新,省委省政府一直十分重视。2017年1月23日,省政府常务副省长冯飞在《创新专用车辆互联网+安全共治管理实现行业安全生产全面提升》(商务专报2017第32期)上做了重要批示:“此做法很好,同意将互联网+安全共治方式扩大至三类高危车辆,并加强平台的整合和建设”。

《2018年度浙江省平安市、县(市、区)考核》(浙平安办〔2018〕2号),将专用车辆安全纳入考核范围,明确以互联网安全共治管理平台中保险数据为考核依据;《浙江省道路交通领导小组关于贯彻落实全省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的通报》(浙道安办〔2018〕1号),明确省安监局会同省商务厅等部门推广散装水泥专用车辆“互联网+安全共治”管理模式以及数据平台建设;省政府今年又将散装水泥专用车辆安全共治管理纳入省政府21个数字化转型重大项目。《通知》如能及时印发,将为上述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起草过程

(一)广泛调研,总结经验。一是开展基层调研。从2017年开始,省散装办会同相关部门、有关专业安全服务机构、协会组成调研组赴省内11个市、20多个县、60多家混凝土企业,按领导重视、机制建设、驾驶员培训、保险理赔、安全整改五个方面内容进行调研和座谈,了解行业需求。二是开展保险机构合作调研。今年4月起,对全省2万多辆专用车辆承保情况进行了统计,走访了承保车辆占全省车辆总数98.6%的人保、太保等6家保险公司,研究了安全共治保险合作推进方案, 5月22日我办组织召开了专题保险合作座谈会,研究了保险合作模式,并将意见报浙江保监局,得到认可。

(二)起草初稿,广泛征求意见。一是征求相关部门意见。《通知》自6月中旬开始起草,下旬完成征求意见初稿, 6月28日以厅名义发文邀请省公安厅、省安监局、浙江保监局、省道路交通安全协会、省保险协会等领导参加,召开座谈会,听取各部门对《通知》修改意见。7月10日厅以书面函向相关部门征求并采纳了6条意见。二是征求全社会意见。8月1日分别在厅政务外网、政务内网、散装水泥信息网向全社会征求意见,未收到不同意见。

(三)反复修改搓商,形成一致意见。进行了近10次修改后,8月中旬,办陈利永主任再次向徐高春副厅长汇报《通知》起草与征求意见情况。8月下旬起草了合法性审查和公平竞争审查文件说明,报厅政法处审核。现初步形成了一致意见。

《通知》由省散装办佟大行执笔,陈利永主任把关,徐高春副厅长审定。起草过程中,得到厅商发处、政法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三、基本内容

《通知》共分5个部分。实施时间2018年至2022年。

(一)第一部分是提高思想认识强化安全责任。主要强调思想认识是互联网安全共治管理关键。各有关部门、有关保险和安全服务机构、有关车属企业,要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要求上来。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强化安全责任,落实安全行动,把专用车辆互联网安全共治管理作为一项长期重要工作来抓,并抓出更大成效。主要基于以下三点考虑:一是散装水泥专用车辆是高危车辆中危险性最高、死亡率最高车辆,新闻媒体高度关注,社会反响强烈,行业形象影响大,必须提高认识,增强做好专用车辆安全工作的自觉性,减少推诿逃避安全责任。二是安全管理涉及部门多,必须统筹各方力量,统一思想,共同督促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三是国家、省对抓好安全管理工作提出新要求,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必须不折不扣贯彻落实。

(二)第二部分是健全管理体系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主要强调企业负责是互联网安全共治管理核心机制。多年来,散装水泥应用行业得到高速发展,行业企业经济效益明显,但与此同时也付出了安全生产代价。企业对专用车辆安全投入明显不足,安全投入与车辆风险错位。要求企业做到:一要完善责任体系,落实互联网安全共治管理要求。二要增加安全投入,完善专用车辆安全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增强企业安全风险保障能力。三要加入互联网安全共治管理平台,接受政府安全监管和平安浙江考核。四要加强专用车辆驾驶员安全培训,强化《安全驾驶五条纪律》管理。

(三)第三部分是优化安全管理合作强化保险支持。主要强调保险支持是互联网安全共治管理保障机制,明确了各部门在保险合作机制建设中任务。一是行业主管部门根据本文要求,委托有关机构或行业协会确定保险合作机构。二是保险合作机构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履行安全共治管理工作职责。三是车属企业应选择积极推动专用车辆安全共治管理的保险机构承担专用车辆保险,确保所有专用车辆纳入互联网安全共治管理和平安浙江考核。其目的是安全管理与保险形成了目标一致、成果共享的机制,能对安全共治管理发挥长期有效作用。

(四)第四部分是加强管理创新强化安全服务。主要强调安全服务是互联网安全共治管理基础机制。安全服务机构主要工作:一要积极履行服务职责,协助制定安全规划和年度计划,做好月度安全形势分析,及时发布安全管理报告和安全监管情况通报。二要进一步做好互联网平台升级和维护工作,不断提高互联网平台技术水平。三要加强专用车辆物联网监管体系建设,用最新技术提高安全监控水平。四要准确提供安全数据,协助政府部门督促企业安全整改,消除安全隐患。五要加强安全数据开发利用,分析事故规律,制定事故教案,加强案例培训。六要发展电子商务,为企业做好增值服务,帮助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免费为企业和政府服务是互联网安全共治管理先进性的重要表现,支持和发挥安全服务机构的作用尤其重要。

(五)第五部分是加强工作配合强化政府监管。主要强调政府监管是互联网安全共治管理领导机制,共治管理单位工作:一是散装水泥行政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专用车辆安全监管工作,大力支持散装水泥管理机构开展互联网安全共治管理建设和推广。二是公安交管部门要会同散装水泥管理机构,加强专用车辆联合执法检查,共同做好专用车辆登记、年审、进城通行等管理工作。三是安全监管部门要积极协调散装水泥行政主管部门加强专用车辆监管。四是保险监管部门要加强对保险机构安全管理工作的支持,提高保险机构社会责任意识。

四、建议

根据厅长办公会议意见,我办将修改完善《通知》,并与相关厅局作好进一步汇报沟通工作。建议早日印发实施,以便开展相应工作。


来源:浙江省商务厅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