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浙江省商务厅 浙江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浙江省省级境外经贸合作区考核管理办法的通知【全文废止】

浙江省商务厅 浙江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浙江省省级境外经贸合作区考核管理办法的通知【全文废止】
浙商务联发〔2018〕52号
税谱®提示:根据《 浙江省商务厅关于公布2021年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 ( 浙商务发〔2022〕10号规定,继续有效。
税谱®提示:根据 浙江省商务厅关于公布2023年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 (浙商务发〔2023〕79号规定,全文废止
各市商务局(委)、财政局,义乌市商务局、财政局:

为积极稳妥地推进我省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和转型升级,省商务厅、省财政厅联合制定了《浙江省省级境外经贸合作区考核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市商务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认真贯彻执行,积极做好辖区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培育工作,服务于省内经济发展需要和“一带一路”建设。


浙江省商务厅         浙江省财政厅

2018年6月20日



浙江省省级境外经贸合作区考核管理办法



一、总  则

第一条 为积极稳妥地推进我省境外经贸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建设,推进我省合作区的转型升级,服务于省内经济发展需要和“一带一路”建设,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合作区是指在我省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资控股企业(以下简称实施企业),通过商务主管部门核准或者备案,在境外设立中资控股的独立企业法人机构,投资建设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产业链较为完整、有一定带动和辐射能力,推动我省中小企业在境外集群式发展的产业园区。

第三条 合作区建设要按照市场规则、平等互利、循序渐进、注重实效的原则,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支持、企业决策、商业运作的方式,掌握节奏,稳步推进。要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注重投资实效和投资安全。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考核包括确认考核和年度考核。确认考核是指根据规定要求对合作区建设和运营成效是否符合确认条件进行的认定;年度考核是根据规定要求对合作区年度建设和运营效果进行的评审。省商务厅负责组织合作区确认考核和年度考核工作,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对合作区确认考核和年度工作考核做出安排,明确工作要求。对于通过考核的合作区(宁波除外),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

二、基本原则

第五条 合作区要利用国外优势资源为我省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发挥我省产业集聚、配套协同强的优势,积极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和国际创新合作,获取境外农业、矿业、科技等资源,带动我省产品出口,实现外贸的优进优出等。

第六条 合作区布局要科学合理,重点选择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产业带动性强,政局稳定、投资环境较好、合作意愿强烈,有利于扩大出口,以及与我国签有投资保障双边协定或与我省签有友好城市关系,我省企业在该地有投资贸易合作基础的国家和地区。

第七条 合作区要具备一定规模和配套设施,能实现滚动发展。具备土地平整,水、电、气、路、通信等基础设施等设厂条件,能够为入区企业提供必要的配套服务,必须有明确的招商目标和招商计划,入区企业原则上以我省企业为主。

第八条 合作区实施企业需有较强实力、国际化经营管理经验和社会责任感,近两年资信良好,管理科学,有较强的融资、招商和抗风险能力。

第九条 在遵循国家外交方针政策的前提下,合作区实施企业要与所在国地方政府或部门建立友好关系或者双边合作机制,积极协调解决合作区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努力为合作区的发展创造一个稳定、安全和优惠的环境和条件。

第十条 各级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合作区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指导、服务,积极做好我国对外投资合作的方针政策宣传培训;合作区实施企业要严格遵守所在国法律制度、风俗习惯和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维护好国家形象。

第十一条  重点支持的合作区主要类型有:

(一)以我省传统优势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加工制造型园区;

(二)以矿产、油气、海洋渔业、森林等资源开发、加工和综合利用等为主导的资源利用型园区;

(三)以谷物和经济作物等的开发、加工、收购、仓储等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型园区;

(四)以商品展示、运输、仓储、集散、配送、信息处理、流通加工等为主导的商贸物流型园区;

(五)以汽车、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高新技术及产品的研发、设计、实验、试制为主导的科技研发型园区;

(六)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建设的以特定产业为主、投资规模巨大的国际产能合作项目所形成的专业性产业园区。

三、考核要求

第十二条 加工制造型园区确认考核的标准:

(一) 园区已取得完备法律手续的土地不低于500亩,且已开发面积不低于250亩;

(二)已完成区内水、电、路、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

(三)已有5家以上具备中资成分的加工制造型入区企业、且境内投资主体不同,其中至少有3家企业具备浙资成分,至少3家企业已开工建设。具备中资成分的入区企业投资总额超过1000万美元。

第十三条 资源利用型园区确认考核的标准:

(一)具备园区建设所需的水、电、交通运输等配套条件,已完成区内水、电、路、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已获得的资源储备应能满足园区持续稳定开发和利用;

(二)园区已取得完备法律手续的土地不低于500亩(不含资源区域面积),且已开发面积不低于250亩;

(三)已有3家以上具备中资成分的资源加工利用型入区企业、且其国内投资主体不同,其中至少有1家浙资企业。具备中资成分的入区企业投资额超过1000万美元。

第十四条 农业产业型园区确认考核的标准:

(一)具备园区建设所需的水、电、交通运输、厂房等配套条件,已完成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00万美元以上;有稳定的收购或销售渠道,可获得的农业资源应能满足园区可持续开发、加工和贸易;

(二)园区建设可采用“一区多园”的方式,已取得完备法律手续的园区土地面积不低于3000亩(含农作物种植区面积);

(三)已规划配套建设农产品仓储和烘干、冷链设施;

(四)已有3家以上具备中资成分的农产品加工生产型入区企业,其中至少有一家为浙资企业,入区企业投资总额超过500万美元。

第十五条  商贸物流型园区确认考核的标准:

(一)园区建设可采用“一区多园”的方式,供商品展览展示、洽谈、线上线下交易区域的建筑面积不少于10000平方米;

(二)已完成区内商品展览、交易、物流区域的购建或租赁费用,水、电、路、仓储、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费用合计在1000万美元以上;

(三)区内实际经营的贸易型企业不少于20家。

第十六条 科技研发型园区确认考核的标准:

(一) 已取得完备法律手续,用于研发、设计、实验、试制、项目孵化路演等功能的建筑面积不低于2000平方米;

(二)已完成区内研发场地、孵化区域、办公室、研发设备的购建或租赁费用,水、电、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费用合计在500万美元以上;

(三)已有具备中资成分的科技研发型入区企业2家以上且国内投资主体不同,其中浙资企业1家以上;研发人员超过20人,已获得授权的国内外专利技术不低于10项;

(四)入区企业完成研发设备、材料、信息系统等软硬件设备、人力等运行维护投资总额超过300万美元。

第十七条 大型专业型产业园区确认考核的标准:

(一) 园区已取得完备法律手续的土地不低于1000亩,且已开发面积不低于500亩;

(二)已完成区内水、电、路、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设备、设施投资3亿美元以上;

(三)已投产的不同工序和产品的厂房5栋以上。

第十八条 合作区年度考核的具体要求:

(一)考核期内通过确认考核时的正常生产运行企业数量不得下降,管理运营状况良好,基础设施状况良好,不影响入园企业的正常经营。

(二)及时完成商务主管部门要求数据填报、信息反馈等相关任务。

(三) 通过确认考核后三年内,基础设施投资未增长,入区投资企业未增长的企业,不得参与年度考核;

(四)考核期内未在国内外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应对突发事件有序,未发生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等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重大事件。如发生相关事件,不得参加年度考核。

四、附则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浙江省商务厅解释。

第二十条  合作区确认考核和年度考核活动由浙江省商务厅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通知安排。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2018年7月1日生效,原浙商务联发〔2010〕176号文件废止,浙商务发〔2018〕48号文件收回作废。




《浙江省省级境外经贸合作区考核管理办法》政策解读
发布日期:2019-12-10  信息来源:省商务厅

浙江省商务厅、浙江省财政厅印发了《浙江省省级境外经贸合作区考核管理办法》(浙商务联发〔2018〕52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现就《管理办法》出台背景和主要内容等解读如下:

一、《管理办法》出台背景和意义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2015年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浙江省作为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改革开放先行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浙江的“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新期望,省委省政府2018年制定了《浙江省打造“一带一路”枢纽行动计划》,要求在“六个一”方面取得突破,而境外经贸合作园是“六个一”中的关键一环节。且目前我省经济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关键时期,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发展对我省经济的推进作用显著。

为积极稳妥地推进我省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和转型升级,服务于省内经济发展需要和“一带一路”建设,省商务厅、省财政厅联合制定了《浙江省省级境外经贸合作园考核管理办法》,明确了基本原则和考核要求。

二、《管理办法》主要内容

《管理办法》第一部分是总则。

主要解析了目的、合作区的定义、合作区建设的原则和方式、确认考核和年度考核的定义。

《管理办法》第二部分是基本原则。

一是合作区要利用国外优势资源为我省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发挥我省产业集聚、配套协同强的优势,积极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和国际创新合作,获取境外农业、矿业、科技等资源,带动我省产品出口,实现外贸的优进优出等。

二是合作区布局要科学合理,重点选择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产业带动性强,政局稳定、投资环境较好、合作意愿强烈,有利于扩大出口,以及与我国签有投资保障双边协定或与我省签有友好城市关系,我省企业在该地有投资贸易合作基础的国家和地区。

三是合作区要具备一定规模和配套设施,能实现滚动发展。具备土地平整,水、电、气、路、通信等基础设施等设厂条件,能够为入区企业提供必要的配套服务,必须有明确的招商目标和招商计划,入区企业原则上以我省企业为主。

四是合作区实施企业需有较强实力、国际化经营管理经验和社会责任感,近两年资信良好,管理科学,有较强的融资、招商和抗风险能力。

五是在遵循国家外交方针政策的前提下,合作区实施企业要与所在国地方政府或部门建立友好关系或者双边合作机制,积极协调解决合作区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努力为合作区的发展创造一个稳定、安全和优惠的环境和条件。

六是各级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合作区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指导、服务,积极做好我国对外投资合作的方针政策宣传培训;合作区实施企业要严格遵守所在国法律制度、风俗习惯和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维护好国家形象。

七是明确了重点支持的合作区类型,分别是加工制造型园区、资源利用型园区、农业产业型园区、商贸物流型园区、科技研发型园区和专业性园区。

《管理办法》第三部分是考核要求。

主要明确了六大类型园区的考核标准和合作区年度考核的具体要求。

六大类型园区的考核标准:一是加工制造型园区确认考核的标准;二是资源利用型园区确认考核的标准;三是农业产业型园区确认考核的标准;四是商贸物流型园区确认考核的标准;五是科技研发型园区确认考核的标准;六是大型专业型产业园区确认考核的标准。

合作区年度考核标准:一是考核期内通过确认考核时的正常生产运行企业数量不得下降,管理运营状况良好,基础设施状况良好,不影响入园企业的正常经营;二是及时完成商务主管部门数据填报、信息反馈等相关任务;三是通过确认考核后三年内,基础设施投资未增长,入园投资企业未增长的企业,不得参与年度考核;四是考核期内未在国内外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应对突发事件有序,未发生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等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重大事件,如发生相关事件,不得参加年度考核。

《管理办法》第四部分为附则。

主要对于解释权、活动安排等事项作出一些补充说明。



来源:浙江省商务厅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