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国资发〔2021〕14号
税谱®提示:根据《 浙江省国资委关于公布继续保留及废止规范性文件的通知》 ( 浙国资法规〔2022〕5号)规定,继续有效。
2.省属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后评价报告提纲
附件1
省属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后评价
主要参考指标
评价 维度 |
评价 内容 |
序号 |
具体 内容 |
评价说明 |
企业 主体 评价 |
完善 治理 |
1 |
党建引领 |
1.评价企业是否依法依规加强党建相关工作,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2.评价混改前后党建工作变化情况;3.可通过对标分析进一步分析评价,并提出具体建议。 |
2 |
治理能力 优化 |
1.评价企业是否根据混改目标,对法人治理结构及公司章程进行调整和完善;2.评价企业治理能力决策是否有效改进等变化情况;3.可通过对标分析进一步分析评价,并提出具体建议。 |
||
3 |
制度体系 优化 |
1.评价企业各项制度是否依据混改目标进行必要修改和完善;2.评价相关制度是否有效适应企业变化;3.可通过对标分析进一步分析评价,并提出具体建议。 |
||
4 |
资本结构 优化 |
1.评价新引入股东及股比结构与混改设置目标是否匹配、是否合理;2.可通过对标分析进一步分析评价,并提出具体建议。 |
||
企业 主体 评价 |
完善 治理 |
5 |
监管机制 优化 |
1.评价企业国有股东与混改企业是否有“向管资本转变”方面的制度安排及相关举措;2.评价混改前后企业国资监管制度优化情况;3.可通过对标分析进一步分析评价,并提出具体建议。 |
强化 激励 |
6 |
团队能力 建设 |
1.评价企业是否加强团队能力建设;2.评价企业混改前后团队能力变化情况;3.可通过对标分析进一步分析评价,并提出具体建议。 |
|
7 |
人才培育 引进 |
1.评价企业是否涉及人才培养、关键人才引入等方面的工作安排;2.评价企业在关键人才引进、人才培养方面的作法及成效;3.可通过对标分析进一步分析评价,并提出具体建议。 |
||
8 |
激励措施 |
1.评价企业是否有中长期激励、内生活力激发等方面工作安排;2.评价企业在激励方面相关的作法及成效;3.可通过对标分析进一步分析评价,并提出具体建议。 |
||
9 |
激发创新 |
1.评价企业是否有商业模式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工作;2.评价企业在激发创新创业动能等方面的作法及成效;3.可通过对标分析进一步分析评价,并提出具体建议。 |
||
企业 主体 评价 |
突出 主业 |
10 |
战略实现 |
1.评价企业在功能定位、预设战略目标、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等方面是否达到目标;2.可通过对标分析进一步分析评价,并提出具体建议。 |
11 |
协同发展 |
1.评价新引入股东对混改企业在人才、市场、资金、技术和产业等方面协同支持及兑现落实情况;2.评价新引入股东在协同度、匹配度方面是否带来积极影响;3.评价混改前后企业变化及取得成效。 |
||
12 |
国有资产 保值增值 |
1.测算混改时存量产权转让、增资扩股或新设成立时国有资本增值比率;2.以交易成交价(对应企业估值)与同行业领先企业指标进行比较,评价混改国有资本增值效果。 |
||
13 |
品牌提升 |
1.评价混改前后企业在品牌形象、声誉、知名度等方面变化提升情况;2.可通过对标分析进一步分析评价,并提出具体建议。 |
||
提高 效率 |
14 |
财务绩效 提升 |
1.测算混改企业最近会计期间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等财务绩效指标变化;2.评价企业混改前后总体股东价值和财务指标变化情况;3.可通过对标分析进一步分析评价,并提出具体建议。 |
|
企业 主体 评价 |
提高 效率 |
15 |
管理效能 提升 |
1.混改企业在决策效率、质量等方面是否有效能提升安排;2.评价企业混改前后管理效能变化情况;3.可通过对标分析进一步分析评价,并提出具体建议。 |
16 |
市场化 经营机制 提升 |
1.混改企业在市场化选人用人制度方面是否发生积极变化;2.在市场化用工机制方面是否发生积极变化;3.在市场化薪酬分配方面是否发生积极变化;4.可通过对标分析进一步分析评价,并提出具体建议。 |
||
17 |
市场 竞争力 增强 |
1.评价企业市场份额、核心竞争力、市场拓展能力、风控能力等方面变化情况;2.可通过对标分析进一步分析评价,并提出具体建议。 |
||
投资者 评价 |
投资者相关 评价 内容 |
18 |
参与治理 决策 |
投资者在股东和董事作用发挥、权益保障措施、参与企业决策等方面评价及相关建议。 |
19 |
投资收益 与协同 |
投资者对混改企业在经营效益、资本回报、分红情况、协同效应等方面评价及有关建议。 |
||
20 |
经营机制 改善 |
投资者对混改企业在经营效能改善、管理水平提升、经营模式创新、经营机制转换等方面评价及有关建议。 |
||
21 |
沟通机制与信息 披露 |
投资者对股东沟通与信息披露机制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等方面评价及有关建议。 |
||
企业 员工 评价 |
员工 相关 评价 内容 |
22 |
文化 认同度 |
员工对企业文化、愿景、使命价值观、管理方式、以及混改提升认同方面评价、问题与建议。 |
23 |
管理效能 |
员工对企业管理效能、运行效率、经营效益、团队建设、混改提升管理效能等方面评价、问题与建议。 |
||
24 |
工作 满意度 |
员工对企业薪酬考核分配、工作满意度、人文关怀、混改提升工作满意度等方面评价、问题与建议。 |
||
客户 评价 |
客户 相关 评价 内容 |
25 |
满意度 |
对企业承诺履约、形象口碑、客户信赖、产品(服务)质量等方面情况评价。 |
附件2
省属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后评价报告
参考提纲
混合所有制改革后评价主要从企业主体、投资者、企业员工、客户四个维度,采取定量分析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运用混改前后指标对比和行业横向对比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评价,发现问题、找出原因、总结经验并提出建议。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一、企业概况
混改前后企业基本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历史沿革、注册资本、股权架构、组织结构、三会一层成员构成、员工情况、业务情况、财务情况、成员企业情况,主要资产、债权债务等方面情况。
二、混改实施过程
(一)混改准备情况。混改前企业现状及遇到的问题、混改总体思路、混改基本原则、混改主要目标、企业发展规划、混改专项审计及评估情况、投资者引入方案、员工持股方案、保障措施、资产处置方案(如有)、人员安置方案(如有)等。
(二)混改实施情况。混改决策履行情况、决策资料完备情况、混改实施步骤、投资者入股情况、员工入股情况、混改目标完成情况、公司章程及相关内控制度完善情况、治理及经营机制完善情况、混改后实施的改革措施与成效等。
三、后评价组织实施
包括但不限于评价实施主体组成、后评价工作开展情况、被评价单位协助配合情况、后评价工作范围与内容、评价方法选择、分步推进情况、后评价工作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等。
四、混改企业评价
(一)企业主体评价。
(二)投资者评价。
(三)企业员工评价。
(四)客户评价。
(五)混改整体评价。
五、主要经验、不足、结论和相关建议
(一)混改主要经验。
(二)混改存在不足。
(三)下一步深化混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