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青岛市委科技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青岛市深海开发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
青科技委办字〔2025〕8号
各区、市人民政府,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市直有关单位、市委科技委员会各成员单位:
《青岛市深海开发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25—2027年)》已经市委科技委员会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青岛市委科技委员会办公室
(青岛市科学技术局代章)
2025年10月10日
青岛市深海开发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25—2027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岛海洋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发挥科技创新在未来产业的引领支撑作用,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面向深海开发未来产业,立足青岛深海科技优势,积极对接国家深海开发任务,部署深海关键通用装备、深海无人装备研制,围绕深海矿产、油气、生物开发创新需求布局重大科技任务,强化原始创新和颠覆性创新,推动深海科技重大突破,构建产学研用深度结合的深海特色未来产业体系,着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深海开发未来产业高地,下好深海开发“先手棋”。到2027年,突破10项以上深海关键技术,培育10家左右细分赛道高成长企业,深海开发科技供给能力持续增强。
二、重点任务
(一)做精深海关键通用装备
聚焦深海开发装备的能源、通信、感知、动力、材料等关键共性问题,加强水下能源动力系统、深远海多能融合、深水脐带缆等供能装备研发;发展水声定位与通讯、水下惯性组合导航、水下通信定位导航授时等技术;研制水下多元信息感知、水下目标智能探测、深海声光电磁联用探测技术、深海原位观测等传感器;发展水下高效推进技术;开展耐压水舱碳纤维材料、高性能钛合金材料等研发。
(二)做强深海无人装备
聚焦深海环境监测、海底巡检、超深水作业等需求,突破多模式融合技术,发展深海Argo浮标、深海锚系浮标、全海深水下滑翔机、深海常驻留监测平台、深海矿产精细探测机器人等观探测装备;研制大功率特种作业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深远海海缆巡检自主遥控机器人、水下智能焊接机器人等作业装备。
(三)做优深海矿产开发关键装备
围绕深海矿产开发探、采、环等关键环节,突破多金属结核、多金属硫化物、富钴结壳和深海稀土等高精度勘探、精细评价技术,研制大水深智能矿产勘探机器人;发展深海矿产开发装备体系数字化技术,研发多金属结核商采系统等装备;开展环境安全评价和生态影响研究,研制深海采矿沉积物羽流、噪声、地质环境、环境生物多样性等监测装备。
(四)做大深海油气开发关键装备
聚焦深海油气装备及数智化发展需求,发展浮式生产装置、水下生产系统、深水轻型介入、超高温高压海洋钻井、深水全电控防喷器等装备;发展海工数智化和数字孪生技术,研发海洋油气装备智能运维与生产优化系统,实现对海洋工程长期安全监测。
(五)做深深海生物开发关键技术
围绕深海生物基础研究及资源开发,开展深海生物特殊生命过程精细刻画、深海生物多样性、深海病原微生物资源、深海特殊生态等研究;研发便携式深海基因原位检测设备,开展深海生物基因资源调查研究,开展深海生物来源活性物质挖掘、功能产品创制等研发,推动深海塑料降解酶产业化应用。
三、推进措施
(一)强化深海产业创新科技策源。依托自然科学基金、产业关键技术攻关、科技示范工程等市级科技计划,开展深海开发基础研究、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和试点示范。发挥部、省、市联动作用,探索建立部市、省市联动新机制。支持崂山实验室、深海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重点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强化在深层油气、深海勘探、深海传感器等领域的引领作用。支持深海基因库、深海大数据中心、深海标本样品馆、深海海洋微生物库、深远海资源保藏等建设,统筹利用各类深海资源,增强深海开发优势。
(二)强化深海产业创新成果孵化。落实深化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改革十条措施,推动科研事业单位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等政策落地。强化与深海矿产、油气开发领域央企、国企的深入对接,鼓励与驻青高校院所联合组建研发团队、建设科创平台,促进深海开发成果落地转化。布局深海领域概念验证平台、中试基地,为深海科技成果提供概念验证、二次开发、中试熟化服务,加速深海开发装备孵化。建设深海开发创新联盟,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创新机制。高标准建设海洋大市场,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
(三)强化深海产业创新主体培育。引导和支持我市制造业优势企业向深海发展,开拓新方向。靶向招引一批具有深海核心技术的科技企业,支持深海国家重点项目来青转移转化。积极打造深海开发领域标志性产品,鼓励企业在细分赛道处于领先地位。实施企业研发活动“一清零一提升”行动,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牵头组建深海开发领域国家、省级科技创新平台,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深海开发未来产业园,推动深海开发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四)优化深海产业创新生态。深入实施产业领军人才计划,引育一批深海领域急需紧缺顶尖人才、领军人才。发挥未来产业发展基金作用,探索“拨投结合”“先投后股”等支持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对深海开发领域相关科技型企业给予支持。发挥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际科技组织分支机构作用,加快汇聚深海领域国际科技资源。开展深海开发领域科技创新战略研究,为深海未来产业发展方向提供支撑。营造包容审慎的深海开发未来产业发展环境,鼓励多技术路线发展。
四、组织保障
建立健全深海开发未来产业科技创新工作机制。滚动编制海洋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清单,形成重点任务清单。完善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投入方式,为行动方案实施提供资金保障。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深海开发产业科技创新工作。市有关部门、单位按职责分工协同推进,加强政策协同联动和协同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