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遵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遵义市加快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显著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工作方案》的通知

遵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遵义市加快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显著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工作方案》的通知
遵府办函〔2020〕124号

税谱®提示:根据 遵义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现行有效和宣布 失效、废止、修改行政规范性文件目录的通知》 ( 遵府发〔2023〕11号规定,现行有效


各县、自治县、区(市)人民政府,新蒲新区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


《遵义市加快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显著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工作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遵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6月15日


遵义市加快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显著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就业工作部署,进一步整合培训资源和培训资金,提升劳动者素质,有效促进稳定和扩大就业,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的通知》 ( 黔府办发〔2019〕18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明确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引领职业技能提升行动


牢固树立“就业是民生之本”理念,把稳就业置于经济社会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整合各类培训资金和培训资源,夯实职业培训体系,大幅提升职业培训能力,大力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分类实施针对性职业培训,显著提升劳动者素质,精准有效促进劳动者就业和创业,推动产业发展,有效稳定和扩大就业。2020年开展农民综合素质培训96万人次,重点群体技能培训3.84万人次(含贫困劳动力和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培训3.4万人次),企业职工培训1.9万人次,院校培训1.3万人次。


二、明确分工,以需求为导向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


(一)切实抓好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和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全员培训。


1.技能培训。大力开展家政护工、快递物流、建筑施工、物业管理等容易就业的培训,加强实操实训,全面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有培训需求和就业意愿的未就业劳动力多轮次开展技能培训。培训时长15-50天,一般工种培训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天100元,家政护工为每人每天110元,特殊紧缺工种为每人每天130元。〔责任单位:市扶贫办、市生态移民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新蒲新区管委会〕


2.以工代训。对各类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扶贫车间等生产经营主体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和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就业,以及参保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的,按照用工主体发放月工资的30%给予补贴,每人每月不高于500元,最长不超过6个月。〔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新蒲新区管委会〕


3.订单培训。紧密结合市场用工需求,因岗定培、因人施培,大力开展订单定岗定向培训,不断提高就业率和就业稳定性。〔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新蒲新区管委会〕


4.综合素质培训。对易地扶贫搬迁移民普遍开展综合素质(新市民、新生活)培训,提升移民脱贫增收内生动力。培训时长3天,对开展项目制培训的基层组织和培训机构给予每人每天50元补贴。〔责任单位:市生态移民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新蒲新区管委会〕


(二)切实抓好企业职工培训。


对符合政策的企业特别是千企改造和改革重组企业、外贸企业,省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和市农业八大产业等企业,广泛开展企业职工培训。


1.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支持企业培养一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大力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按初级工4000元、中级工5200元,高级工6000元给予企业培训补贴。〔责任单位:市工业和能源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农村局、市交通运输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文体旅游局、市商务局、市国资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新蒲新区管委会〕


2.技能等级培训。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职工培训后取得国家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的,按照初级工1000元、中级工1950元、高级工3000元、技师6000元、高级技师9000元给予企业培训补贴;高技能领军人才补贴标准不高于20000元,评选办法由行业主管部门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一事一议确定。〔责任单位:市工业和能源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农村局、市交通运输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文体旅游局、市商务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新蒲新区管委会〕


3.短期培训。支持企业开展岗前培训、在岗培训、转岗转业培训、岗位练兵培训、技能竞赛培训、通用职业素质培训和安全技能培训(含特种作业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等各类短期培训。培训时长为5-20天,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天100元。对个人或企业组织取得特种(设备)作业操作证书的,给予每人不超过600元培训补贴。〔责任单位:市工业和能源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农村局、市交通运输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应急管理局、市文体旅游局、市商务局、市国资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特种(设备)作业操作证颁证部门等,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新蒲新区管委会〕


4.企业院校补贴培训。支持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的职业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按中级工班毕业生每人1300  元(取得中级工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的1950元)、高级技工班毕业生每人2250元(取得高级工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的3000元)、预备技师班毕业生每人3750元给予支持,对完成技师、高级技师培养并取得相应等级证书的,按照技师6000元、高级技师9000元给予培训补贴。〔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新蒲新区管委会〕


5.优秀产业工人培训。利用沪遵协作机制,每年选送一批优秀产业工人到上海市开展提升培训,帮助企业培养骨干技能人才。开展产业紧缺人才境外培训,补贴标准每人每天不超过400元、每人补贴额度不超过8000元。〔责任单位: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工业和能源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国资委、市交通运输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商务局等,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新蒲新区管委会〕


(三)加强农民全员培训。


1.转移就业培训。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和农民转移就业需要,围绕工业高质量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现代服务业等用工需求,大力开展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培训时长15-50天,一般工种培训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天100元,家政护工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天110元。〔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司法局、市商务局、市民政局、市禁毒办、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残联等,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新蒲新区管委会〕


2.农业产业培训。服务农业八大产业、“500亩坝区”建设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天100元。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培养农业引领型人才,开展实用人才带头人素质提升培训、新型农民培育工程,补贴标准按有关规定执行。〔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新蒲新区管委会〕


3.农民综合素质培训。面向广大农民,开展感恩教育培训、疫情防控培训、政策方法培训、扶志扶智培训,组织到先进村观摩,送文化下乡,贵州省全员培训频道视频点播,有组织劳务输出培训,拓宽农民视野,转变发展和就业观念,提升农民综合素质。〔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扶贫办、市农业农村局、市文体旅游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新蒲新区管委会〕


(四)强化创业能力培训。


1.创业培训。服务“教育科创中心”建设,大力推进全民创业行动,广泛开展SIYB创业培训、网络创业培训,加强培训后续跟踪服务,不断提升创业成功率。GYB创业培训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天100元,SYB创业培训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天120元,网络创业培训为每人每天200元。〔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新蒲新区管委会〕


2.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围绕脱贫攻坚和农村产业培育需求,培养一批有引领带动作用的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补贴标准按有关规定执行。〔责任单位:市扶贫办,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新蒲新区管委会〕


三、强化统筹,以问题为导向完善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制度


(一)实行资金统筹。各地要整合使用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扶贫、农业农村、生态移民、商务、总工会、残联等部门(单位)培训资金。培训项目实施部门(单位)没有专项培训资金或专项培训资金不足,按全员培训业务规范组织培训并承担资金使用责任的,从全员培训办公室管理的职业培训资金中解决。全员培训办公室可以依据培训计划向部门(单位)预拨培训资金。完善培训监管制度,以购买服务方式推进建立职业培训第三方监督管理制度和审计评估制度,所需资金从市、县培训资金或就业补助资金中在培训补贴总额的3%以内安排。〔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扶贫办、市生态移民局、市商务局、市总工会、市残联等,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新蒲新区管委会〕


(二)实行项目统筹。行业主管部门和重点群体主管部门(单位)负责实施相应职业培训项目。各部门(单位)年初应将培训项目计划报全员培训办公室审核汇总发布,年中可根据项目推进情况、紧缺需求、资金总量等情况动态调整。职业培训项目的统筹和组织实施由全员培训办公室实行信息化管理。(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项目实施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新蒲新区管委会)


(三)实行资源统筹。各类高校、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公共实训基地要承担培训实训任务,其培训实训资源要面向社会提供服务。社会化培训民办培训机构统一由全员培训办公室组织招标或遴选。培优培强市内培训机构,引进市外优质培训资源。鼓励具备“双师型”资格的公办教师、企业高技能人才参与职业培训;县级行业主管部门可会同人社部门认定一批“土专家”“田秀才”、非遗传承人等技能型人才担任培训教师。建立完善职业培训师资管理制度、职业培训师资继续教育制度,大力提升职业培训师资水平。(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体旅游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新蒲新区管委会)


(四)提升培训能力。鼓励利用闲置学校、厂房等资源建设县级公共实训基地,降低培训成本,提升培训质量。使用发展改革项目资金培育一批产教融合型职业培训基地。使用失业保险基金支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资金,围绕重点产业、行业培育一批培训和实训基地。〔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市工业和能源局、市国资委、市税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新蒲新区管委会〕


四、加强督导,以目标为导向保障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市、县全员培训促进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要切实加强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工作领导,进一步加强工作调度和统筹,切实加强培训资金和培训资源整合,全面加强职业培训体系建设,确保各有关部门(单位)协同配合,以有效提升劳动者素质和促进就业为目标扎实推进技能提升行动。〔责任单位:市、县全员培训促进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加强督导考核。市委督查局会同市全员培训办公室开展好督查考核,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重点督查行业主管部门和重点群体主管部门(单位)履行职业培训主体责任情况,重点考核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对工作严重滞后的,将约谈有关领导和负责人并追责。〔责任单位:市委督查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新蒲新区管委会〕


(三)强化宣传引导。各县(市、区、新区)、各部门(单位)要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政策宣传,多形式提高政策的知晓度;评选表彰一批勤学、拼搏、创新、奉献的模范劳动者;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良好氛围。〔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文体旅游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新蒲新区管委会〕


附件:1.遵义市职业培训工作职责分工表


2.遵义市2020年职业培训工作目标任务安排表


附件1

遵义市职业培训工作职责分工表

工作项目

序号

实施范围

培训项目/工作内容

责任单位

协助单位

一、实施企业职工培训

1

所有行业

①高技能人才补贴;
②企业院校培训补贴;
③以工代训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行业主管部门

2

中央、省在遵企业

①短期培训;
②技能等级培训;
③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
④特种(设备)作业操作证补贴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

3

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油、天然气生产和供应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同上

市工业和能源局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

4

市国资委监管企业

同上

市国资委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

5

农、牧、渔业

①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
②技能等级培训;
③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
④特种(设备)作业操作证补贴

市农业农村局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

6

农业(林业)

同上

市林业局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

7

商务服务业(含物流快递业、电子商务业)

①短期培训;
②技能等级培训;
③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
④特种(设备)作业操作证补贴

市商务局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

8

文化旅游业

同上

市文体旅游局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

9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同上

市交通运输局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

10

建筑业、房地产业

同上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

11

社会服务业

同上

市民政局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

12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同上

市水务局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

13

住宿和餐饮业

同上

市文体旅游局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

14

农业(烟草业)

同上

市烟草专卖局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

15

其它未列举的产业

同上

行业主管部门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

16

优秀产业工人培训

职业技能培训

市工业和能源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17

特种(设备)作业操作培训

特种(设备)作业操作证补贴

行业主管部门

市应急管理局

二、实施社会化培训

1

农村转移劳动力、贫困劳动力、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城镇解困就业困难人员、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技工院校学生等

职业技能培训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2

新型职业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市农业农村局


3

符合条件的培训对象

职业技能培训(直补)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各项目实施部门

4

符合条件的培训对象

①SIYB创业培训;
②网络创业培训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5

复员退役军人

职业技能培训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6

劳务输出人员

劳务输出培训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7

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

①职业技能培训;
②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

市扶贫办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8

易地扶贫搬迁移民

①职业技能培训;
②综合素质(新市民、新生活)培训

市生态移民局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9

贫困劳动力等

沪遵劳务协作订单培训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10

城乡妇女劳动者

①职业技能培训;
②“三女”培训

市妇联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11

符合条件的城乡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

劳动预备制培训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12

电商创业人员

农村电商培训

市商务局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13

城乡青年

职业技能培训

团市委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14

残疾人

职业技能培训

市残联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15

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人员

职业技能培训

市民政局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16

戒毒康复人员

职业技能培训

市禁毒办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17

社区矫正人员

职业技能培训

市司法局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18

其他未列举的重点群体

职业技能培训

行业主管部门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19

全体劳动者

感恩教育培训

市委宣传部


20

贫困劳动力

政策方法培训、扶志扶智培训

市扶贫办、市生态移民局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21

全体劳动者

扶志扶智培训(①送文化下乡;②农村电影放映)

市文体旅游局


22

全体劳动者

贵州省农民全员培训视频点播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市文体旅游局、市广播电视局

23

工会会员

职工素质提升培训

市总工会


三、培训资金资源统筹

1

所有培训项目

资金使用监管

实施培训项目责任单位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市财政局

2

使用全员培训办公室管理资金的培训项目

资金绩效评估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

使用全员培训办公室管理资金实施培训项目责任单位

3

使用全员培训办公室管理资金的培训项目

建立第三方监理服务制度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使用全员培训办公室管理资金实施培训项目责任单位

4

使用全员培训办公室管理资金的培训项目

培训项目计划的编制、审核、调整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使用全员培训办公室管理资金实施培训项目责任单位

5

所有培训项目

“遵义市公共职业培训网”建设和运行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实施培训项目责任单位、
市大数据局

5

企业职工培训

培训机构选定

培训项目责任单位或企业


6

使用全员培训办公室管理资金的社会化培训项目

培训机构选定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使用全员培训办公室管理资金实施培训项目责任单位

四、提升职业培训能力

1

全领域

开展培训机构、培训工种等级评估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2

全领域

完善职业培训师资管理制度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3

全领域

建立职业培训师资继续教育制度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4

全领域

支持高校、职业院校师资参与职业培训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市教育局

5

各县(市、区)

建设县级公共实训基地

市发展改革委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新蒲新区管委会

6

各县(市、区)

培育一批产教融合型职业培训基地

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工业和能源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市国资委、市税务局


7

各县(市、区)

围绕重点产业、行业和企业培育一批行业和院校实训基地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实施培训项目责任单位、
院校、企业

附件2

遵义市2020年职业培训工作目标任务安排表


项目



责任单



地区

农民全员培训(人次)

企业职工培训(人次)

院校培训

(人数)

技能类人员
培养培训人数
小计

综合素质培训(感恩教育、疫情防控、政策方法、扶志扶智、安置点新市民等培训,到先进村观摩、送文化下乡、视频点播)

重点群体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残疾人等)


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技能等级培训、
高技能人才培训、短期培训、以工代训

职业院校、
技工院校职业教育技能人才培养

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培训

其中: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培训

由各县(市、区)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促进就业工作

领导小组参考遵府办函〔2019〕41号文

件分工分配给成员单位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18%,工业和能源部门24%,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14%,交通运输部门10%,农业农村部门10%,商务部门8%,文化旅游部门6%、水务部门2%、民政部门2%、林业部门2%,市国资委监管企业4%,县级可根据实际调整

市教育局、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1

市本级

/

/

/

/

2000

4763

6763

2

红花岗区

25000

2653

436

45

2517

1216

6386

3

汇川区

60000

3115

1211

650

2110

549

5774

4

播州区

100000

3996

2791

1350

1832

1146

6974

5

桐梓县

90000

3047

1553

1002

1038

781

4866

6

绥阳县

80000

2184

1618

780

656

286

3126

7

正安县

100000

3354

2796

1279

873

411

4638

8

道真县

60000

1875

1428

700

533

379

2787

9

务川县

60000

2758

1770

740

575

584

3917

10

凤冈县

60000

1841

1112

550

521

432

2794

11

湄潭县

60000

2192

1164

900

773

453

3418

12

余庆县

35000

1313

972

510

535

549

2397

13

习水县

100000

4119

2641

1294

1403

366

5888

14

赤水市

35000

1361

594

500

781

512

2654

15

仁怀市

60000

3175

2058

500

1953

335

5463

16

新蒲新区

35000

1417

756

200

900

238

2555


合计

960000

38400

22900

11000

19000

13000

70400



来源:遵义市人民政府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