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单位创建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湘工信节能〔2022〕479号
各市州工信局: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落实《“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关于印发加快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的通知》(工信部联节〔2022〕9号)、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支持有色金属资源综合循环利用产业延链强链若干政策措施》(湘政发〔2021〕49号)等文件精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制定了《湖南省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单位创建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2年10月26日
湖南省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单位创建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加快提升我省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推动我省工业绿色发展,进一步加强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单位创建管理,依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工信部规〔2021〕178号)、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委《关于印发加快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的通知》(工信部联节〔2022〕9号)等文件的精神和要求,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本暂行办法所指的湖南省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单位(以下简称省示范单位)是指获得湖南省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园区)、示范企业、示范项目称号的单位。
第三条 基地(园区)、企业自愿开展省示范单位创建工作。省示范单位创建的评审和管理工作,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第四条 省示范单位产业重点方向及任务:以利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矿(共伴生矿)、煤矸石、粉煤灰、冶金渣、化工渣(工业副产石膏)、废旧动力电池、废旧金属( 含废钢、废铁、废铜、废铝、废硬质合金等)及其它工业产品再生资源类(废橡胶、废塑料、废矿物油等)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为重点。构建和延伸跨企业、跨行业、跨区域的综合利用产业链条,促进我省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规模化、集约化、高值化、无害化、可持续化发展。
第五条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以下简称省工信厅)负责省示范单位创建的评审和监管工作,各市州工业和信息化局(以下简称市州工信局)负责本地区省示范单位的申报、培育、创建工作,并协助省工信厅做好日常监管工作。
第二章 申报条件
第六条 申报创建省示范单位示范基地(园区)的基本条件:
(一) 基地(园区)近三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环保、质量事故。
(二) 基地(园区)工业固体废物资源产业已有一定基础,资源综合利用年总量200万吨以上,综合利用率75%以上,综合利用年产值超过20亿元。
(三) 基地(园区)已实施或拟实施跨企业、跨行业、跨区域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化项目,形成了一批综合利用产品标准,建立了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创新、检验检测、信息咨询、人才培训、融资服务等平台。
第七条 申报创建省示范单位示范企业的基本条件:
(一) 企业在省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二) 企业近三年(含成立不足三年)应无行政处罚记录和失信行为记录。
(三) 企业近三年(含成立不足三年)未发生一般及以上安全、环保、质量等事故。
(四) 企业主营业务符合本办法“第四条 省示范单位产业重点方向及任务”的要求。生产工艺、技术水平以及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
(五)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矿(共伴生矿)、煤矸石、粉煤灰、冶金渣、化工渣(工业副产石膏)类资源综合利用年产量不低于20万吨。
(六) 有色金属类资源综合利用年产量不低于8万吨;稀贵金属类资源综合利用年产量不低于5万吨(或者产值不低于1亿元);废钢铁类资源综合利用年产量不低于15万吨;废旧动力电池年产量不低于5万吨,废矿物油、废塑料、废橡胶年产量均不低于3万吨。
第八条 申报创建省示范单位示范项目的基本条件:
(一) 项目建设单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近三年(含成立不足三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环保、质量等事故,企业信用良好,项目实施地在湖南省境内。
(二) 项目产业方向符合本办法“第四条 省示范单位产业重点方向及任务”的要求,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好,市场竞争力强。资源综合利用的工业固体废物种类、产品应符合《国家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目录》或有关政策、标准要求。
(三) 项目的核心生产工艺、技术装备先进、成熟可靠,近三年科技投入逐年提高,科研及应用团队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项目总投资额不低于1亿元,设备投资不低于固定资产投资的20%,资源综合利用率≥90%。
(四) 项目建设手续齐全且已完工,项目完工时间在上报当年的1月1日(含)之后。
第三章 工作程序
第九条 具备申报创建条件的基地(园区)、企业、项目对照本办法相关要求,制定本单位省示范单位创建方案(附件一),并向所在市州工信局提出创建申请。
第十条 市州工信局对省示范单位创建方案审核后,择优向省工信厅推荐申报。省工信厅对市州工信局上报的省示范单位创建方案进行审核、筛选、确认,并发布年度省示范单位创建计划。
第十一条 各申报单位在省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实施完成后,编写自评价报告书(附件二),并向所在市州工信局提交《自评价报告书》。
第十二条 市州工信局审核汇总省示范单位自评价报告书后,择优将申请文件报送至省工信厅。
第十三条 省工信厅组织专家对市州工信局审核上报省示范单位基地(园区)、企业、项目创建资料进行评审,必要时进行现场评审。对通过评审的基地(园区)、企业、项目确认为省示范单位,在省工信厅官方网站公示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发文公布。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十四条省工信厅对省示范单位实行动态管理,名单按年度更新,并在省工信厅网站公布。
第十五条省示范单位每年一季度末前将上年度发展情况(包括存在问题及意见建议)通过湖南“省工信云平台”报省工信厅。
第十六条省工信厅对新创建的省示范单位授牌表彰,并依照相关文件给予支持,对符合制造强省资金支持项目优先推荐。
第十七条市州工信局及时掌握省示范单位资源综合利用运行情况,加强示范单位的监督管理,督促省示范单位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提升本地区资源综合利用行业总体水平。
(一) 企业被依法终止的
(二) 企业停工停产一年以上的;
(三) 企业被列入失信黑名单的;
(四) 企业提供虚假材料和数据的;
(六) 企业未按本办法第十五条要求及时报送资源综合利用实施情况的。
基地(园区)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撤销其省示范单位的资格:
(一)基地(园区)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环境、质量等事故的;
(二)基地(园区)未按本办法第十五条要求及时报送资源综合利用实施情况的。
第十八条被公告退取消省示范单位的基地(园区)及企业,三年内不得再次开展省示范单位申报工作。省示范单位发生更名、重组等重大调整的,应在办理相关手续后30个工作日内通过市州工信局审核上报省工信厅申请调整。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九条本管理办法从发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2年。
附件:1.湖南省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单位创建工
作方案
2.湖南省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单位自评价
报告书
附件1
湖南省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单位
创建工作方案
单位(盖章):
创 建 类 型:
联 系 人:
联 系 电 话: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制
年 月 日
湖南省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园区)创建工作方案编制提纲
一、基本情况
(一)本地区行政区划、地理位置、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交通情况、经济发展状况及产业特点等情况。
(二)基地(园区)的管理机构、区位交通、边界及面积、经济发展状况及主要产业、基地(园区)功能布局、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及规模效益等情况。
(三)基地(园区)内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数量、种类规模、重点企业情况(近三年以来)。
1、各企业利用的固体废弃物种类、来源、数量。
2、各企业资源综合利用的方式和途径、具有代表性及大规模使用的先进、成熟工艺、技术和装备情况。
3、各企业资源综合利用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分析。
4、出台的资源综合利用相关财税、金融优惠政策及落实情况。
(四)主要产品品种、产品流向、产值、利税情况。
(五)研发能力、技术力量及在技术、装备、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及产生的带动效应等情况。
(六)基地(园区)“三废”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情况。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创建必要性分析
(1)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废弃物产生、处置、利用所面临的技术、标准、政策等方面问题,以及基地(园区)目前在建设、运营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等。
(2)基地(园区)创建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二、创建思路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
示范基地(园区)创建的总体思路、方案、组织形式及管理办法等。
(二)创建目标
(1)总体目标。包括基地(园区)资源综合利用的种类、规模、综合利用量、综合利用率、综合利用产值、利税,技术装备的研发和推广应用,相关标准规范的制修订,资源综合利用体制机制建设等。
(2)具体目标。包括基地(园区)主要废弃物无害化处置量、主要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主要废弃物综合利用产品产值、产量、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模式研究和政策完善等方面的指标。
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园区)创建指标表
指标名称 |
单位 |
上年度基准值 |
建成后预期值 |
|
1 |
基地(园区)生产总值 |
万元 |
|
|
2 |
废弃物产生总量 |
万吨 |
|
|
|
主要废弃物1:产生量 |
万吨 |
|
|
|
主要废弃物2:产生量 |
万吨 |
|
|
|
主要废弃物3:产生量 ……(至少列举三种) |
万吨 |
|
|
3 |
废弃物无害化处置量 |
万吨 |
|
|
4 |
废弃物无害化处置率 |
% |
|
|
5 |
废弃物综合利用量 |
万吨 |
|
|
6 |
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
% |
|
|
7 |
废弃物综合利用产品及年产值 |
万元 |
|
|
|
主要废弃物综合利用产品1:产量 |
万吨 |
|
|
|
主要废弃物综合利用产品1:产值 |
万元 |
|
|
|
…… (至少列举三种产品) |
|
|
|
8 |
废弃物无害化处置及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及推广投入占基地(园区)总产值比重 |
% |
|
|
9 |
废弃物无害化处置及综合利用领域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
个 |
|
|
10 |
培育废弃物无害化处置及综合利用领域高新技术及创新企业 |
家 |
|
|
三、主要任务
结合基地(园区)建设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从规划引导、体制机制创新、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标准制修订、项目策划与建设、完善配套政策措施、部门协同监督管理等方面,提出基地(园区)在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具体安排。
四、重点项目
从减量化、资源化和再利用入手,在现有基础上,提出未来两年内对完成基地(园区)建设目标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项目规划。
对重点项目的建设地点、建设内容、建设进度、综合利用数量、规模、主要产品产值、市场情况、技术路线、投资和经济效益、节能环保设施等进行详细说明,并做出投资估算。
五、保障措施
包括组织保障体系、地方政府支持政策、技术支撑体系、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污染防治监督管理体制等方面。
湖南省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示范企业
创建工作方案编制提纲
一、企业基本情况
(一)企业概况
1、企业简介:性质、所在地(园区)、从业人数及构成等;
2、主要经营范围:主要产品生产能力、实际产量、产品种类销售情况等;
3、利用废弃物数量、品种、来源;
4、近三年资产财务状况:生产设备及其他负债详细情况,单位产品成本构成情况、现金流量,资产负债详细情况,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税收等;
5、有关资质、拥有的技术专利、获得的荣誉称号。
(二)企业的技术水平及研发能力
1、工程技术人员情况;
2、企业研发能力及成果;
3、主要综合利用产品、采用的核心工艺技术及水平;
4、在国内、省内同行业所处地位。
(三)近三年能源资源消耗情况
1、主要原材料、燃料、水、电等能源资源消耗;
2、单位产品能源、资源消耗及可再生能源使用情况;
3、在国内、省内同行业所处地位。
(四)近三年废弃物排放及资源综合利用情况
1、“三废”产生、处置和排放情况;
2、在绿色制造、清洁生产、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物产生和排放等方面开展的工作及成效、项目及投入情况;
3、资源综合利用方面项目建设投入及成效;
4、资源综合利用能力和水平在国内、省内同行业所处地位。
(五)企业管理能力
1、在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组织机构建设情况;
2、制定和出台的绿色制造、清洁生产、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物产生和排放、资源综合利用等管理制度以及执行情况;
3、企业各项管理体系建设情况;
4、产品成本、投融资、现金流量等管理制度以及执行情况。
二、创建思路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
示范企业创建的总体思路、方案、组织形式及管理办法等。
(二)创建目标
(1)总体目标:包括企业资源综合利用的种类、规模、综合利用量、综合利用率、综合利用产值、利润、税收,技术装备的研发和推广应用,相关标准规范的制修订等。
(2)具体目标
包括企业主要废弃物无害化处置量、主要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主要废弃物综合利用产品、产量、产值、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等方面的指标。
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示范企业创建指标表
指标名称 |
单位 |
上年度基准值 |
建设后预期值 |
|
1 |
企业年销售收入 |
万元 |
|
|
2 |
资源综合利用产品或技术成果年销售收入 |
万元 |
|
|
3 |
利润 |
万元 |
|
|
4 |
税金 |
万元 |
|
|
5 |
废弃物年综合利用量 |
万吨 |
|
|
|
废弃物种类1:利用量 |
万吨 |
|
|
|
废弃物种类2:利用量 |
万吨 |
|
|
|
废弃物种类3:利用量 |
万吨 |
|
|
|
……(列举所有利用的废弃物) |
|
|
|
6 |
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
% |
|
|
7 |
废弃物综合利用产品年产值 |
万元 |
|
|
|
综合利用产品1:产量 |
万吨 |
|
|
|
综合利用产品1:产值 |
万元 |
|
|
|
……(列举所有综合利用产品的产量产值) |
|
|
|
8 |
是否建立质量、环境管理体系 |
|
|
|
9 |
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相关技术专利数量 |
个 |
|
|
10 |
制定(或参与制定)的资源综合利用国家、地方、行业、团体、企业标准数量(分项列出数量) |
个 |
|
|
三、主要任务
结合企业建设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从规划引导、机制创新、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标准制修订、项目策划与建设等方面,提出企业在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方面的具体安排。
四、重点项目
从减量化、资源化和再利用入手,在现有基础上,提出未来两年内对完成企业建设目标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项目规划。对重点项目的建设地点、建设内容、建设进度、综合利用数量、规模、主要产品产值、市场情况、技术路线、投资和经济效益、节能环保设施等进行详细说明,并作出投资估算。
五、保障措施
保障企业发展采取的组织、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及相关配套。
六、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一)企业营业执照;
(二)企业近三年(含成立不足三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环保、质量事故,未被列入失信企业、法人代表黑名单的证明材料;
(三)《湖南省制造强省专项资金重点产业类项目汇总表》(复印件)或《湖南省制造强省专项资金转型升级类项目汇总表》(复印件);
(四)其他能够证明企业符合创建要求的证明材料。
湖南省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示范项目
创建工作方案编制提纲
一、企业情况
示范项目承担单位整体情况介绍,包括企业名称、地理位置、所有制性质、企业职工人数及技术力量、研发能力、企业规模、资产、负债、主营业务、主要产品、产值、销售收入、利润、节能环保安全相关措施及达标情况等情况。企业体系建设情况,包括计量统计体系建设情况,产品质量控制情况,安全、环境管理体系建设情况等。企业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的情况,包括所利用工业固废的种类、来源、数量、产品品种、产量、产值、主要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产品市场、流向、拥有的专利等。
二、创建目标
示范项目可实现的总体目标和年度目标。具体包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量、产值,研发、应用和推广的重大工艺技术装备,开发综合利用新产品,形成综合利用相关标准规范,及其对区域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发展起到的带动作用和示范效益等。
三、重点任务
(一)项目建设。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建设规模、产品种类、规格、产量、产值等,具体建设内容,采用的主体工艺技术和装备、技术来源,节能、环保配套措施及达标情况。
(二)技术创新。包括产业化应用的技术、装备及产品的主要内容、关键参数、性能指标等。
(三)标准制定。通过项目实施,提出、起草、出台的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技术、装备、产品及应用等相关领域的企业标准、团体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等。
(四)建设进度。包括项目建设的进度计划,项目投资概算、资金落实及已投入情况等。
四、效益分析和示范意义
项目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分析,推广应用前景,示范效果(技术先进性评价、解决的主要问题、引领效应预估)等。
五、保障措施
保障项目运行采取的组织、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及相关配套。
六、附件
(一)企业营业执照;
(二)项目批复相关文件,包括核准或备案、规划、土地、环评等;
(三)技术资质类文件,包括获得的专利、技术评估、荣誉证书等;
(四)节能、环保、产品质量等方面的证明文件;
(五)《湖南省制造强省专项资金重点产业类项目汇总表》(复印件)或《湖南省制造强省专项资金转型升级类项目汇总表》(复印件);
(六)其他能够证明示范项目优势和特色的文件。
附表1
示范项目单位基本情况表
单位:万元
企业名称(盖章) |
|
法定代表人 |
|
|||||
企业地址 |
|
联系电话 |
|
|||||
获得称号 |
|
|||||||
企业类型 |
|
隶属关系 |
|
|||||
职工人数(人) |
|
其中,技术人员(人) |
|
|||||
银行信用等级 |
|
有无国家认定的技术中心 |
|
|||||
企业总资产 |
|
资产负债率(%) |
|
|||||
固定资产总值 |
|
固定资产净值 |
|
|||||
企业贷款余额 |
|
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 |
|
|||||
企业工业固废 综合利用情况 |
年份 |
利用废弃物 |
主要产品 |
|||||
废弃物类别 |
来源地 |
数量(吨) |
产品 |
产量(吨) |
产值 |
|||
20__年 |
|
□省外□省内 |
|
|
|
|
||
20__年 |
|
□省外□省内 |
|
|
|
|
||
20__年 |
|
□省外□省内 |
|
|
|
|
||
年度(近三年) 企业经营情况 |
20__年 |
20__年 |
20__年 |
备注 |
||||
销售收入 |
|
|
|
|
||||
利润 |
|
|
|
|||||
税金 |
|
|
|
|||||
附表2
示范项目基本情况表
项目名称 |
|
创建单位 |
|
|||
建设起止年限 (填写到年月) |
|
项目负责人 及联系电话 |
|
|||
项目建成后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情况 |
利用废弃物 |
项目产出 |
||||
废弃物类别 |
来源地 |
数量(吨) |
产品 |
产量(吨) |
产值(万元) |
|
|
□省外□省内 |
|
|
|
|
|
|
□省外□省内 |
|
|
|
|
|
技术工艺水平 |
□国际领先 □国内领先 □省内领先 □其他 |
|||||
项目建设必要性 |
|
|||||
项目建设内容 (建设规模、工艺技术、产品产值等) |
|
|||||
项目建设目标 (工业固废利用量,研发投入、标准规范、示范带动等) |
|
|||||
项目投资和产出情况(万元) |
项目总投资 |
|
固定资产投资 |
|
设备投资 |
|
银行贷款 |
|
自筹及其他 |
|
新增销售收入 |
|
|
新增利润 |
|
新增税金 |
|
新增出口创汇 |
|
|
其他事项 |
|
填表说明:
1. 附表1中企业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情况,若企业在申报前(近三年来)已开展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填近三年工业固废利用和产出信息;若无,则无需填写。
2. 废弃物类别,主要指尾矿(共伴生矿)、煤矸石、粉煤灰、冶金渣(赤泥)、工业废弃料、化工渣(工业副产石膏)、废旧动力电池;当利用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为多种时,需分别填写利用量前三位的工业固体废弃物的信息。
3. 来源地,主要是指某类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80%以上利用量的来源地。
附件2
湖南省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单位
自评价报告书
单位(盖章):
创 建 类 型:
联 系 人 :
联 系 电 话:
年 月 日
湖南省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园区)自评价报告书编制提纲
一、基地(园区)发展情况
创建工作方案批复以来,基地(园区)生产总值、废弃物种类和数量的逐年变化情况。区内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种类、生产能力和产量。区内重点企业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种类、生产能力和产量,采用的主要技术、工艺、设备等发展变化情况。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以及利用量增长情况等。
二、目标实现情况
截至验收前,与创建工作方案中提出的各项目标相比,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园区)各项指标实现情况,包括基地(园区)生产总值;工业固废利用量、利用率;资源综合利用产品产量、产值;推动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相关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废弃物无害化处置及综合利用领域高新技术及创新企业(并填写附表)。对尚未实现的目标,说明原因及拟采取的对策措施。
三、任务完成情况
示范基地(园区)创建的主要任务完成情况。
四、重点项目实施情况
创建工作方案中所提出的重点建设项目建设运营情况,是否按照进度计划如期推进,是否对示范创建工作起到了关键作用。
五、保障措施落实情况
开展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创建的组织保障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情况,地方政府支持政策落实情况,公共服务平台、污染防治监督管理体制建设情况等。
六、存在问题、主要经验和政策建议
1、示范创建工作方案相关目标任务尚未落实的原因及其制约因素。推进示范创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已采取的解决措施及其效果,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
2、示范创建工作推进过程中取得的主要经验。
3、进一步深入推进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七、相关证明材料
附表1
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园区)自评价指标表
湖南省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示范企业
自评价报告书编制提纲
一、企业发展情况
创建工作方案批复以来,企业在资产财务、从业人数及构成、废弃物种类和数量的逐年变化情况。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种类、生产能力和产量。企业采用的主要技术、工艺、设备等发展变化和产品质量管控情况。企业在降低能耗、水耗、污染物排放等方面的成效。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利用率以及利用量增长情况。废弃物回收利用渠道建立和运行情况,综合利用产品营销模式建立和运营情况等。
二、目标实现情况
截至验收前,与示范创建工作方案中提出的各项目标相比,综合利用示范企业各项指标实现情况,包括企业年销售收入、利税;工业固废利用量、利用率;资源综合利用产品产量、产值;进行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相关技术研发,推动相关标准建立,完善管理体系等(并填写附表)。对尚未实现的目标,说明原因及拟采取的对策措施。
三、保障措施落实情况
开展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创建采取的组织、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及相关配套政策的落实情况等。
四、存在问题、主要经验和政策建议
(一)示范创建工作方案相关目标任务尚未落实的原因及其制约因素。推进示范创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已采取的解决措施及其效果,还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
(二)示范创建工作推进过程中取得的主要经验。
(三)进一步深入推进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五、相关证明材料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办公室 2022年10月26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