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淮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淮北市城市绿线管理办法的通知

淮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淮北市城市绿线管理办法的通知
淮政〔2005〕56号

税谱®提示:根据《 淮北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市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 ( 淮政〔2023〕23号)规定,现行有效

税谱®提示:根据《 淮北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市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 ( 淮政〔2024〕47号规定,现行有效。

税谱®提示:根据《 淮北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市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 ( 淮政〔2024〕47号规定,

(一)将第十五条第三款修改为:“有关部门不得违反规定,批准在城市绿线范围内进行建设。因建设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要临时占用城市绿线内用地的,必须依法办理审批手续。”

(二)将第十六条修改为:“居住区绿化、单位绿化及各类建设项目的配套绿化都要达到《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的标准。各类建设工程要与其配套的绿化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达不到规定标准的,不得投入使用。”


濉溪县、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淮北市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淮北市人民政府

二OO五年十月十三日


淮北市城市绿线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绿线管理,严格实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提高本市绿化的总体水平,根据《城市规划法》、《城市绿化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城市绿线,是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城市绿线的划定、监督和管理。

第四条  城市规划、园林绿化、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市城市绿线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政府有关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协助做好城市绿线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第五条  城市绿线由市城市规划、园林绿化、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城市现有绿地、风景名胜、自然地貌以及已批准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所涉及的绿化地域予以划定,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六条  经批准的城市绿线应向社会公布,接受公众监督。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城市绿地、服从城市绿线管理的义务,有监督城市绿线管理、举报投诉城市绿线管理违法行为的权利。

第七条  下列区域应当划定城市绿线:

(一)现有的和规划的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风景林地、道路绿地、附属绿地;

(二)城市规划区内的水库、河塘、渠道、山体等城市景观生态控制区域;

(三)城市规划区内的风景名胜区、湿地公园、古树名木规定的保护范围等;

(四)其他对城市生态和景观产生积极作用的区域。

第八条  市城市规划、园林绿化、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密切合作,组织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确定城市绿化目标和布局,规定城市各类绿地的控制原则,按照规定标准确定绿地面积,分层次合理布局公园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等各类绿地,并划定城市绿线。

第九条  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提出不同类型用地的界线、规划绿地率控制指标和绿化用地界限的具体坐标。

第十条  修建性详细规划应当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明确绿地布局,提出绿化配置的原则或者方案,划定绿地界线。

第十一条  划定为城市绿线的现有绿地、规划绿地,由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管理,登记、存档、确定管理单位。

相山林区的监督管理由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第十二条  城市规划区内新建工程项目的用地选址,必须符合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规划的要求。

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城市绿线内用地选址时,须征求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涉及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林地,应征求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十三条  工程建设项目的附属绿化工程设计方案,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审批时,须有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参加审查,并加盖绿色图章。

第十四条  城市绿线内所有绿地、植被、绿化设施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移植、砍伐、侵占和损坏,不得改变其绿化用地性质,不得进行经营性开发。

第十五条  城市绿线内的用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作他用,不得新建违反绿化规划要求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或其他设施。

城市绿线范围内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应当限期迁出。

有关部门不得违反规定,批准在城市绿线范围内进行建设。因建设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要临时占用城市绿线内用地的,必须依法办理审批手续

第十六条  居住区绿化、单位绿化及各类建设项目的配套绿化都要达到《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的标准。各类建设工程要与其配套的绿化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达不到规定标准的,不得投入使用

第十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城市绿线范围内进行拦河截溪、取土采石、设置垃圾堆场、排放污水以及其他对生态环境构成破坏的活动。

第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由市城市规划、园林绿化、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分别按照《城市规划法》、《城市绿化条例》、《森林法》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十九条  对违反本办法的直接责任人或单位负责人,可以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来源:淮北市人民政府官网